苏式世系表是中国传统家谱编修中的核心术语,由北宋文学家苏洵在编修《苏氏族谱》时创立,主要用于记录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与宗法结构。以下是其具体特点及作用:
起源背景
苏式世系表又称垂珠体或雁行式,是苏洵吸收欧阳修的五世图式小宗谱法后改良的成果,强调家族世系的纵向传承与横向分支区别。
核心理念
小宗之法:主张五世则迁,即每五世为一表,超出则另起新表,避免世系过于冗长。
大宗之法:合并各支系谱牒为一编,凸显宗族整体性。
排版形式
竖线连接:世代直行下垂,仅用竖线串联父子关系,无横线连接兄弟关系,图表由右向左排列。
五世一表:每五世为一单元,第二表从第六世开始,依次类推。
信息记载
左侧注释:每个世代人名左侧标注生平信息,包括字号、功名、婚配、生卒年月等。
分支标识:部分家谱用不同颜色或符号(如圆圈、实心点)区分嫡系与过继后裔。
优点
同辈关系清晰:同代成员按年龄从右向左排列,便于横向查询兄弟分支。
宗法关系明确:强调血缘主次,适合大宗族合编谱系。
缺点
纵向查询不便:父辈与子辈间需跨表查找,连贯性较弱。
排版局限:竖线密集时易造成视觉混乱,印刷需预留较多空白。
适用场景
适用于强调宗法传承、分支复杂的大家族,尤其适合印刷成册的纸质家谱。
与其他格式对比
vs. 欧式世系表:苏式侧重横向分支,欧式侧重纵向父子关系,两者常结合使用。
vs. 宝塔式:宝塔式直观但浪费纸张,苏式更紧凑但需跨页查阅。
现代修谱常将苏式与电子化结合,如添加页码索引、简化竖线密度,或采用横向排版适应阅读习惯。如需完整案例,可参考来源https://www.rui868.cn/。
电话
微信